分享黑皮雞樅菌反季節栽培技術
1.反季節播種時間安排
黑皮雞樅菌的反季節播種時間為10月底11月初進行,向前提前大概兩個半月的時間制作好黑皮雞樅的母種以及原種,以作栽培種使用,這樣就可以在農歷春節期間出菇采收,從獲得較高的市場價格,提高其經濟效益,實現周年生產。
2.培養料配方
木屑:29%,玉米芯:29%,麥麩:20%,玉米粉:10%,豆粕:10%,碳酸鈣:1%,石灰:1%;棉籽殼:35%,麥麩:20%,玉米芯:18%,木屑:18%,玉米粉:5%,豆粕:3%,石灰1%。
3.冬季反季節出菇技術要點
黑皮雞樅菌的菇棚升溫保溫措施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大棚內菇畦上增搭塑料小拱棚,覆蓋物可以為白膜或者黑膜,這種方法一般能夠提高3~5℃溫度。其次,就是在大棚頂上覆蓋帶卷簾機的保溫被,再在保溫被上覆蓋防雨膜。一方面是可以防雨雪;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棚內的溫度,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且可將棚內溫度提高1~2℃。再次,可根據大棚實際面積增加若干熱風機,并加蓋雙層薄膜,大棚增溫效果明顯。最后,就是挖防寒溝,具體的做法就是在大棚四周挖深為50厘米,寬為40厘米的溝,里面填上秸稈、雜草等,并壓實,最后覆膜或覆土,但此方法對于大型種植戶來說,工作量會相應地增加。
菇畦設計以及覆土層土質要求黑皮雞樅栽培方式為脫袋覆土栽培,冬季低溫條件下出菇的菇畦設計與夏季高溫條件出菇恰恰相反,選地應為林地或農耕用地,要求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無積水地塊,并做高畦狀,畦寬約1~1.2米,溝寬0.2~0.3米,畦高15~30厘米;且覆土層土壤切忌黏濕,選土以壤土或沙壤土為佳,不宜用砂土。
反季節出菇水分管理要點冬季低溫季節與高溫季節水分管理方法不同,播種后進行一次透水處理,隨即增搭小拱棚以提高溫度,但是由于小拱棚屬于一個較封閉的環境,通風透氣性較差,在管理過程中應根據土壤含水情況進行實時的揭膜透氣處理。養菌期土壤含水量應控制在15~30%之間,期間可根據土溫以及含水量,采用微噴澆水,每天0.5~1小時。出菇期對環境的要求特別高,土壤較濕易造成原基腐爛夭折且易出現雜菌侵染;土壤較干,較難產生原基,且黑皮雞樅菌蓋褶皺單薄,菌柄細長,菌蓋很小就出現開傘,嚴重影響了商品性狀以及產量。所以此時的水分應控制在略高于播種期,以25~32%為佳,但不宜用大水噴澆,宜采用微噴或者漫灌。
4.病蟲害防治技術
黑皮雞樅菌蟲害主要是由于土壤環境不潔凈引起的,排袋前必須對田塊進行深翻暴曬,并按照100~150斤/畝的生石灰用量進行撒施,可有效減少蟲害;或使用前茬作物為水稻的田塊,因為水田灌水作業可有效的減少蟲害,盡量不要使用前茬作物為蔬菜的田塊,而蔬菜地塊病蟲害較為嚴重,且施用農藥的量較大,易造成黑皮雞樅子實體農殘超標,引起食品安全問題。黑皮雞樅的病害主要是雜菌(青霉、木霉等)侵染,引起病害的原因除了菌種自身帶雜、菌種活力不足以外還有就是土壤環境的原因,為了防止黑皮雞樅農殘超標,目前主要的處理方法只能是采取預防為主,播種前進行曬地、撒石灰、輪作等處理,且選用健壯無污染的菌種。
5.采收
當菌蓋達到3厘米,菌蓋未破裂開傘,菌柄未充分伸長時進行采收,采收后應及時削去菌柄基部的泥土并上市鮮銷,也可切片烘干制成干菇或者鹽浸,包裝成產品上市銷售。采收后菇畦上的菇腳、菇根等殘留物應及時清理干凈,補足水分后停水管理10~15天,即可采收第二潮菇,黑皮雞樅管理得當可以連續采收3~4潮菇。